沙漠玫瑰 (Adenium obesum)
1. 分类
界:植物界 Plantae
来源说明:能进行光合作用,具细胞壁和叶绿体,多为多细胞生物。
门: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来源说明:产生花、果实和被包裹的种子,具有复杂的传粉机制。
纲: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来源说明:胚有两片子叶,叶脉多为网状脉,维管束呈环状排列。
目:龙胆目 Gentianales
来源说明:多为草本或木本植物,花冠合瓣,子房上位,乳汁常见。
科:夹竹桃科 Apocynaceae
来源说明:常为灌木或乔木,含乳汁,花辐射对称,花冠合瓣,部分有毒。
属:沙漠玫瑰属 Adenium
来源说明:原产非洲干旱区,根茎肥大储水,花形艳丽。
种:沙漠玫瑰 Adenium obesum
拉丁学名释义:
“Adenium”来自阿拉伯半岛港口城市“亚丁”(Aden),指其原产地;
“obesum”意为“肥胖的”,形容其膨大的根茎。
2. 原产地与环境
地理分布:原产于非洲东北部(苏丹、肯尼亚、坦桑尼亚)及阿拉伯半岛南部。
生长适温:20–35℃(低于15℃易落叶休眠,低于5℃受冻害,高于42℃可能停止生长)
适宜湿度:30–60%,偏干燥环境最佳。
3. 形态特征
沙漠玫瑰为常绿或落叶小乔木,基部根茎膨大呈瓶状储水,树皮灰褐色,表面光滑。
叶片多簇生于枝端,倒卵形至椭圆形,叶质厚。株高可达5米,直径可达1米。花形似小喇叭,玫瑰红色,非常妍丽。伞形花序三五成丛,漏斗状,花色常为粉红至红色,喉部带浅黄色,五裂,花期长。果实为双生蓇葖果,种子具白色绢毛便于风力传播。
4. 适应与演化
沙漠玫瑰原产干旱少雨的非洲东部和阿拉伯半岛,为适应高温干旱,其根茎演化出膨大储水结构,并在叶片减少表面积以降低蒸腾损失。花朵色彩鲜艳、结构开放,有利于吸引鸟类和昆虫传粉。部分地区的沙漠玫瑰在旱季落叶休眠,以减少水分消耗,待雨季到来迅速萌芽开花。
5. 养护要点
光照:全日照,避免长期遮阴。
浇水:生长季干透浇透,休眠期严格控水。
土壤: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土,pH值6.0–7.5。
施肥:生长季每月施一次稀薄复合肥或磷钾肥,避免过量氮肥。
修剪:花后修剪促进分枝与株形美观。
病虫害防治:注意防治介壳虫、蚜虫、根腐病。
6. 变异与园艺品种
沙漠玫瑰有多种园艺变异,包括花色(纯白、深红、双色、条纹)、花型(重瓣、波瓣)及叶形(斑叶、细叶)。人工培育的微型化品种适合盆景造型,部分变异品种花期延长可达8个月。
因帕拉百合Adenium multiflorum
异名:Adenium obesum var multiflorum,Impala Lily
栖息地:覆盖非洲南部的很多国家
形状:株高可达3米,直径25厘米
相似的物种:
花:白色或红白相间
养殖方法:在所有的沙漠玫瑰中开花的数量最多(只要冬季温度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