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该怎样旅行
作者:蔡澜
问:你说你不会回答重复的问题,我记得你还没有说过旅行,我们聊聊这一方面好吗?
答:一讲起旅行,许多人都会问我:"你有什么地方没去过?"真可叹,我没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啊!每次坐飞机,我都喜欢读机内的杂志,各国航空地图对自己国内航线的地图画得最清楚,我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镇名字,就知道自己多活三辈子,也肯定是走不完的。
问: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国家?
答:这也是最多人问的问题之一,和问我最喜欢吃什么地方的菜一样。我的答案非常例牌,总是说最喜欢吃的菜是和好朋友一起吃的菜,最喜欢的国家是有好朋友的国家。并非敷衍,事实也是如此,每一个国家都有她的好处和缺点,很难以一个"最"字来评定。
问:最讨厌的国家呢?
答:最讨厌海关人员给我嘴脸看的那些国家。我来花钱,为什么要看你那些不瞅不睬的嘴脸?你是官,管自己的人民好了。我是客,至少要求有自己的尊严。
问:那么下一次你就不会再去?
答:不,会再去。每一个国家的人,都有好有坏,不能一棍子打沉一条船。
问:像前南斯拉夫那种穷乡僻壤,你也住过一年,为什么不选在欧洲更好的国家住?
答:那是为了工作,不得不住那么久,但是我也爱上了你所说的"穷乡僻壤"。住一个地方,愈住愈讨厌是消极的。发现那里更多的好处也是另一种想法。所以我常说,天堂是你自己找出来的,地狱也是你自己挖出来的。
问:怎样找?
答:从食物着手是一个好的开始,有很多你没吃过的东西,有很多你没尝过的煮法。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,研究他们的历史,等等,都是空谈。最好的办法,是和当地的女人交朋友。
问:要是东西不好吃,女人难看呢?是不是可以举一个实例来说明?
答:我到尼泊尔去,就能学习当地人对颜色的看法。尼泊尔一切都是灰灰黄黄的,当地人也觉得单调,染出来织布的绳线颜色非常鲜艳和大胆,冲撞得厉害,他们也不觉得不调和,这对我画画很有帮助。
问:从旅行中你还能学到什么东西?
答:学到谦虚和不贪心。我最爱重复的有两个故事:一个是我在印度山上,当地的一个女人整天烧鸡给我吃,我问她有没有吃过鱼,她问我什么是鱼。我画了一条给她看,说她没吃过鱼真是可惜。她却说没吃过鱼有什么可惜。另外一个故事是发生在西班牙的小岛上。一早出来散步,我遇到一个老嬉皮士在钓鱼,地中海清澈见底,我看到他面前的鱼群是很小尾的,而另一边的很大,我向他说:"喂,老头,那边的鱼大,去那边钓吧。"你猜他是怎么回答的?他说:"我钓的,只是午餐。"
问:我们去完一个地方,回来可以做些什么?
答:最好是以种种方式把旅行的经验记录下来,能用文字的人写出来最好了。或者画画,不然用相机拍,总是要留些回忆,储蓄下来在老的时候用。忘得一干二净的话,以后坐在摇椅上,两只眼睛空空地望着前面,什么美好的东西都想不起,是很可悲的。
问:你是不是一定要住最好的、吃最好的?
答:旅行分层次,年轻时拼命吸收的旅行,任何条件都不在乎。就算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背袋当枕头也能照睡。经济条件得到改善,便要求吃得更好、住得更好,这是必然的。但是当你有了高级享受,就失去了刺激和冲动。每一个层次都有它的好处和缺点,不过一有机会便要即刻动身,不能等。
问: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呢?
答:没去过的地方,哪里都好,可从到新界开始,再发展到澳门,到新马泰,要避免去假地方。
问:什么叫假地方?
答:像日本九州岛的豪斯登堡,很多香港人去,我就觉得乏味,它是一个假荷兰,说是一切都是按照原建筑建的,但是走进大堂,就看到出入口的牌子,还有"非常口"呢。荷兰人哪会用汉字?香港到真正的荷兰,也不过是十二小时的直飞。世界很小,不能浪费在假地方上。
问:到一个地方去,事前要花什么功夫?答:买各种参考书来看,详细研究地理、历史文化,对他们的国家有所了解是一份尊敬,去的时候遇到当地人,他们会更乐意做你的朋友,要是研究了竟然去不成,也等于去过了。
问:不过也有句古语说,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呀!
答:不对,读书还是最好的。读得愈多,人生的层次愈高,这是金庸先生教我的。他写小说的时候没去过北京,但书中的描述比住在当地的人的描述更详细、清楚。只要数据做足就是。高阳先生写的历史小说,很多地方他也都没去过。日本有几本畅销的外国旅游书,作者从不露面,新闻界追踪,最后在一个乡下找到,原来他是一个从来没踏出过日本本土一步的当地人。
问:有很多地方我也想去,但是考虑了很久,还是去不成,怎么办?
答:想走就走,放下一切,世界不会因为没有了你而不运转的,说走就走,你没胆,我借给你。